立足本职,尽责创优
——参加国学报告会的体会
公诉科 傅耀武
2010年7月27日,听取了浙江大学何俊教授一场关于国学与政法干警职业道德建设的报告会。何教授用了五个多小时的时间,从人文转向与自然图景、儒家的基本发展、佛教与道教和中国文化中的基本价值诉求四个方面简单勾勒国学大体轮廓,然后从主体意识,持敬与守义,物有本未事有始终三个方面对政法干警职业道德建设从国学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国学博大精深,穷其一生方能略知一二,短短五个小时来学习国学,难度可想而知。不过何教授简单而精彩的讲座勾划了国学大体轮廓,让我领略到国学的厚重、深邃。下面谈谈我的三点体会。
体会之一:充满信心,面对挑战。
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伟大民族之一,远古今来,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政治经济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在全世界来说是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能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思想并与自身实际相融合,克服内忧外患,不断完善强大。世界上一些古老的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走向消亡,而中华文明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继续散发着活力。深厚的文化传统让中国社会长时间维持并充满活力,这给予每一个中国人强烈的自豪感,给予我们在两型社会变革期继续走向胜利以无限的信心。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比如物价上长,失业增多,腐败现象层出不穷等,这些问题给人们带来困惑的同时,也在消耗着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诚然这些困难都是确实存在的,但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来看,我们总是在足够的智慧去面对挑战,迎难而上,远的不说,就说近代:推翻三座大山,打破殖民枷索,建立新中国;勇立潮头,改革开放,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带领十三亿中国人从赤穷走向富裕。每一次挑战,都是显示中华民族智慧的机会,每度过一个难关,都会给中华文化增添新的华彩。作为检察机关中的一员,不仅要对做好法律监督工作,服务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有信心,更应对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排除万难、走向新的胜利有信心。就当前而言,就是要积极投身于“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检察职业道德水平,就是要努力提高法律知识、增强业务技能,积极推动“三项重点”工作不断深化,用实际行动为检察工作服务经济增长大局、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体会之二:寻根究原,化解矛盾。
儒学作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的中国文化积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中是根深蒂固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勤奋、节约、家庭观念重,具有团队精神,重视人际网络成为中国人的特质,另一些独具特色的思想与行为,也能从国学中找到合理的解释。比如“以形补形”观念来源于阴阳五行理论,该理论认为万物都是由阴阳或五行构成,都是一样的结构,因此可以彼“形”来补此“形”;比如“享天伦之乐”的观念,源于“五伦”说,人与人的五大关系称之为五伦,其中夫妇、父子、兄弟关系是基础,称为“天伦”,这说明家庭成员的关系是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再比如:“杀人偿命”的观念,源于佛教的因果报应,“报”成为当时社会的基本准则,现在很多人的观念和行为也深受其影响。
有这样一个案子,受害人与被告人谈恋受后双方“相约自杀”,男方杀死女方后没有勇气自杀后报案被判有期陡刑七年,受害人父母知道这个判决结果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公平”,要上告到底。对案件本身而言,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并不存在问题,受害人不能接受的主要原因还是传统的一命抵一命“报应”思想在起作用。作为检察干警,在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克服传统文化对我们自身树立正确法律观念的负面影响,也要明白案件当事人会被传统的观念影响而来难以接受合法合理的法律结果。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对人们观念的影响来定纷止争,推进法治的进程,是我们检察干警当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一次和控申科张科长去代为送达省院刑事复查决定书给申诉人,申诉人是参加参加斗殴被害人的父母,加害人被认定为聚斗殴而决定不起诉。通过详尽耐心地解法释理,和出于对加害人儿子走向违法犯罪也是同为父母养儿不孝不幸的同情,申诉人终于表示接受省院复查决定不再申诉。
我们是处于社会当中,传统文化或多或少地会对大家的思维和言行产生影响。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既要认识到传统观念可能对所从事的法律工作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加以避免,也要认识到在面对当事人时如何利用传统观念的正而影响,化解矛盾、定纷止争。
体会之三:履职尽责,续写新篇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是作会社会的人在中国文化基本价值诉求中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要求,中国社会几年来的延续,源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指引下中国人的历精图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树立“忠诚、公平、清廉、文明”的职业道德,是完成所肩负的检察职责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是国家机关中承担法律监督职业的一员,对国家的兴亡,人民群众的权益保障,甚至是民族的兴衰,比一般的中国人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个干警应做好本职工作,以积极的心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矛盾化解、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尽一分、尽一分责。岑检在一次刑事法律法规学习后讲到,我们每涉及的案子的一个判决都是历史的,是独一无二的。这要求我们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技能,站在事业和历史的高度对待每一个案件,每一个涉法当事人。
就像历史是每一个民众创造的一样,法治的进程是每个相关人一些推进的,不过有的是正面光辉的形象,引领着潮流和方向,比如全国模范检察官张章宝同志;有的是反面的告诫和警醒,比如赵作海的案件承办人,不仅应受办错案件的责任追究,更重要的是作为典型错案承办者被历史永远定格。我们每一名检察干警,都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立足本职,履责创优,为检察事业尽心尽责。
版权所有:广东省江门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篁庄大道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