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
时间:2011.06.29  来源:江门市人民检察院

读《三国演义》有感

——刘备为人的“三低”

何春源

在《三国演义》中,对刘备大家虽然有不同的看法,但在许多人的眼里都觉得他是个很“窝囊”的人,论谋略绝不如诸葛亮,讲武功更不如关羽和张飞。但是,刘备为什么能得到天下呢?并且能够把一大群武将文臣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呢?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为人的“三低”。

一是“低头拜贤才”。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情节,已为家喻户晓。他作为一国之君,能诚心诚意,低下身段,不耻下问,委曲求全,亲力亲为,招贤纳才,的确是难能可贵。但是,如果换一般的领导者或其他的决策者,对诸葛亮那么“摆谱”,也许早就拂袖而去了。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我们要学习刘备这种诚心诚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任人唯贤的思想理念和治国方略,以及为人处事的作风和态度。

二是“低身交朋友”。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桃园结义”的动人故事。刘备与关羽、张飞二人,无论是出身、志向还是学识、性格等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让人没有想到和意外的是,刘备遇到他俩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志同道合,并焚香盟誓,结为兄弟。事实上,在当今社会活动中,如果你把别人看高了,别人才会把你看高,自恃优越而眼睛向上的人,很难找到真正的好朋友,也难成就一番事业。今天,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朋友”就是群众,我们交“朋友”、对待群众,应象刘备那样,放下身段,不能高高在上,做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和鱼水之情,做到人与人之间,不分高低、不分职业、不分贫富,平等待人,以礼相敬,和谐共处,共创繁荣。

三是“低眉待来宾”。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礼遇张松”的故事中表现最为突出。一开始,张松是想把西川的地图献给曹操,但曹操一见张松其貌不扬,就没有好感,再加上之其出口狂言,更令曹操生气。于是曹操叫人把张松一顿棒打,并把张松赶出许都。后来张松无耐只得转赴荆州。与曹操的态度截然相反的是,张松离荆州还很远的时候,刘备就派赵子龙前往迎接。到了界首馆驿,关羽又在哪里恭候。等来到荆州城下,只见刘备领着文官武将,亲自出城相迎,这使张松受宠若惊,感激涕零,在泪别长亭之际,终于把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刘备正因为有了这张地图,抢占了进军天府的先机。今天,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无论是接待客人、对待同志、还是接待群众,都要热情、有礼、亲切、周到,让群众宾至如归。特别是在履行各项检察工作中,更要热情接待群众、善待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学习刘备做人的“三低”,对于我们当前开展好“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的主题活动和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及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和启示作用。

版权所有:广东省江门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篁庄大道100号